[推荐]马太效应下的卖方研究生态
2023年02月28日 藜豆黧豆财经网
“马太效应”下的卖方研究生态
“马太效应”下的卖方研究生态 更新时间:2010-12-6 7:56:52 “卖方研究不好做”已成为业内共识,作为树立券商品牌的部门,衡量研究所成功的标志在于其所能获得的基金分仓收入。不过,这一领域已经凸显资源高度垄断的趋势。
天相顾问统计数据显示,在100多家券商研究所中,2009年基金分仓佣金收入超过2亿元的有13家;超过1亿元的有23家;超过5000万元的只有27家;有30家低于1000万元;有20家收入为零。
上述数据对比反映的是机构投资者对于券商研究地位的认可度。与之相应的,做卖方研究,招牌响不响似乎也就成为招徕客户的利器,而每年一度的卖方研究员评选则俨然已成为衡量各家研究机构江湖地位的重要指标。
在今年的行业评选中,1000多位机构投资者将票投给了行业排名前十的研究所,没有入围前十的券商研究所得票率不到10%。而在分行业评选中,位列前三甲的研究员得票率占据所有选票的80%以上。
部分研究员面临的尴尬局面在于,若没有入围行业评选,其所写的报告可能会无人问津。这对于强调做品牌的研究所而言,意味着得不到机构投资者给予的分仓。
与热门行业不同的是,冷门行业的研究员如未进入行业前七,就可能面对被淘汰的结局,这将逼迫研究员转型或者必须取得好的行业排名。这就是市场的淘汰机制,所以很多时候逼迫着你前进或者转型。深圳某大型券商研究所的一位行业分析员表示,“资历老一些的研究员在行业积累了大量人脉资源,机构也比较认可,新人们想要出头就比较难。”
在竞争激烈的卖方研究市场里,如何在最大程度上获得买方机构投资者的“欢心”已成为各大行业研究员入行时必做的功课。但机会总是留给少数人的。对于很多行业研究员来说,未来的发展道路将往何处去是一个时时刻刻都摆在眼前的问题。